索 引 號: 03520100B/2023—00007
信息分類: 區政府辦文件
發布機構: 大同市平城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發布日期: 2023-06-01 16:23
標題: 大同市平城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大同市平城區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成果更新匯交實施方案的通知
文號: 平城政辦發〔2023〕7號
時效:

大同市平城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大同市平城區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成果更新匯交實施方案的通知

發布時間:2023-06-01 16:23 來源:平城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 | | |

平城政辦發〔2023〕7號

大同市平城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大同市平城區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成果更新匯交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街道辦事處,區直各部門、各相關單位:

現將《大同市平城區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成果更新匯交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抓好組織實施。

大同市平城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3年5月23日

(此件公開發布)

大同市平城區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成果更新匯交實施方案

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是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關鍵所在,是維護農民財產權益的核心內容。根據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自然資源部《關于加快完成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成果更新匯交的通知》(自然資發﹝2022﹞19號,以下簡稱《通知》)精神和山西省自然資源廳《關于印發山西省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成果更新匯交實施方案的通知》(晉自然資發﹝2022﹞31號)要求,為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認真貫徹落實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成果更新匯交,有力維護農民財產權益,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通過開展此次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成果更新匯交,保證我區集體土地所有權數據的現勢性和準確性,建立成果齊全完整、格式統一、準確可靠的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數據庫以及上報匯交成果,滿足不動產統一登記的發證要求及系統化管理。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穩妥有序

由點到面,逐步鋪開,把握工作節奏,聚焦關鍵環節,理清難點重點,分階段做好各項工作。充分調動街道、村(社區)兩級的作用,積極化解歷史遺留問題,確保風險可控,避免激發社會矛盾。

(二)堅持依法依規

把依法依規貫穿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成果更新匯交工作全過程,嚴格履行登記程序,確保工作質量,保證關鍵環節、核心要件不缺失,確保登記成果合法有效,經得起歷史檢驗。

(三)堅持不重不漏

全區集體土地要全部納入本次工作范圍,認真調查核實,與已開展的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農墾國有土地使用權等工作做好銜接,確保全覆蓋、無死角。對于權屬清晰的,要全部進行登記,發放不動產權證書,做到“應更盡更”“應登盡登”“應發盡發”;對于權屬存在爭議的,要組織開展權屬爭議調處,對短期內難以完成權屬爭議調處的,劃定爭議區范圍,待完成爭議調處、權屬清晰后,及時登記發證。

三、工作依據

(一)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國務院令第656號)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國務院令第743號)等。

(二)政策文件

《土地權屬爭議調查處理辦法》(國土資源部令第17號)、《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實施細則》(國土資源部令第63號)、《國土資源部財政部農業部關于加快推進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工作的通知》(國土資發﹝2011﹞60號)、《國土資源部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財政部農業部關于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的若干意見》(國土資發﹝2011﹞178號)、《自然資源部關于加快完成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成果更新匯交的通知》(自然資發﹝2022﹞19號)、《山西省自然資源廳關于全面加快推進農村不動產登記工作的通知》(晉自然資發﹝2023﹞10號)等。

(三)標準規范

《不動產登記數據庫標準》(TD/T1066-2021)、《不動產登記數據整合建庫技術規范》(TD/T1067-2021)、《不動產登記存量數據成果匯交規范(2021年修訂版)》《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接入技術規范(2021年修訂版)》《地籍調查規程》(TD/T1001-2012)、《不動產單元設定與代碼編制規則》(GB/T37346-2019)等。

四、組織領導

為順利推進我區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成果更新匯交工作,特成立平城區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成果更新匯交領導組與專家指導組。

(一)平城區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成果更新匯交領導組

組長:區政府分管副區長

副組長:區自然資源局局長

成員:區財政局、區農業農村局、區民政局、區水務局、區住建局(交通局)局長,各街道辦事處主任

負責更新匯交工作的組織和領導,協調解決確權登記成果更新匯交工作中的重要事項,按照上級要求積極推進各項工作。

領導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區自然資源局,辦公室主任由區自然資源局局長兼任,具體負責全區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成果更新匯交的組織、協調、督查、技術指導與考核等日常工作。

(二)專家指導組

成員:張強市規自局確權登記科二級主任科員

苑小偉市勘察測繪院院長助理、高級工程師

陳雁星市土地儲備交易中心工程師

張華市土地儲備交易中心房地產經濟師

五、工作范圍

平城區區域內全部集體所有土地。部分已經確權登記的集體土地所有權成果充分利用,分類開展成果整理入庫、更新、匯交等工作;未確權登記的剩余集體土地盡快開展確權登記工作。登記信息補錄要嚴格依據法定登記資料,不得隨意修改已有登記成果。存在錯誤的,須通過法定程序才能更正。暫時無法解決的,保持原有數據現狀,在備注中予以標注。新補充登記的集體土地所有權,要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調查并入庫。

六、主要任務

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成果更新匯交在保持地籍區、地籍子區整體穩定的基礎上,結合行政區劃調整、鄉村撤并等實際,在區界內,對現有地籍區、地籍子區劃定成果進行更新。

(一)補充調查及完善更新現有成果

對未開展集體土地所有權調查的集體土地,先行開展地籍調查和數據建庫工作,同時按照程序依法開展首次登記和成果入庫。

充分利用相關工作成果資料,對現有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成果進行核實,現有成果發生變化或經核實存在錯誤的,結合工作實際,針對性開展補充調查,通過不動產登記系統,分類辦理相應登記業務,規范完成登記發證工作,發放不動產權證書。

對已按要求完成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且建立數據庫的,在更新調查基礎上,按照《不動產登記數據庫標準(2021修訂版)》等技術規范完成數據格式轉換、坐標轉換、信息補充錄入、數據整合關聯等工作,涉及地籍區、地籍子區劃定成果更新的,要重新編制或補充編制有關宗地不動產單元代碼,完善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成果數據庫。

對未按宗地進行調查登記(如以村為單位)的,要重新編制宗地不動產單元代碼,重新進行分宗地籍調查和登記發證,再按照《不動產登記數據庫標準(2021修訂版)》等技術規范要求更新入庫。

對只完成地籍調查未按法定程序開展集體土地所有權首次登記的,先行開展地籍調查成果核實與補充調查,在全面更新地籍調查成果基礎上按程序依法開展首次登記和成果入庫。

(二)完善不動產登記系統

將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成果數據庫納入不動產登記系統,做好與同級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和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關聯、銜接。通過增加模塊、完善功能、拓展應用等方式,將集體土地所有權數據庫納入不動產登記系統,實現不動產登記“一個系統管數據”,確保不動產登記系統能夠滿足集體土地所有權首次登記、變更登記、轉移登記、注銷登記、更正登記等日常登記業務需求。

(三)完成成果質檢匯交

區自然資源局對更新后的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成果(包括地籍調查成果和登記成果)進行全面自查自檢,形成自檢報告,報請市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驗收。

(四)切實做好權屬爭議調處

進一步完善集體土地所有權權屬爭議調處機制,及時掌握權屬爭議狀況,建立權屬爭議案件信息庫,依職責做好權屬爭議調處。加大政策宣傳力度,充分發揮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的調解作用,力爭把矛盾化解在當地、化解在基層,確保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成果更新匯交工作順利進行。

(五)建立健全成果日常更新和應用機制

自2024年起,區自然資源局要結合國土變更調查,定期組織對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成果進行整理核實、查缺補漏,及時予以更新。研究制定集體土地所有權不同登記類型標準流程,逐步完善集體土地所有權登記制度,不斷推進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規范化、標準化、信息化,建立健全“日常+定期”登記成果更新和應用機制,保持登記成果現勢性、準確性和實用性,充分發揮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成果在項目用地報批、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自然資源確權登記等自然資源管理相關工作的基礎性作用,切實提高全區農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有效維護集體合法權益。

七、實施步驟

我區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成果更新匯交工作分為準備工作、補充調查工作、核實并更新集體土地所有權權屬界線、權屬調查與核實、更新確權登記成果、成果質檢、登記成果匯交六個步驟。

(一)準備工作

1.資料收集

全面收集電子數據和紙質資料,內容包括但不限于:

(1)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成果。

(2)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和農墾國有土地使用權登記數據。

(3)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成果。

(4)原集體土地所有權權屬來源等原始資料。

(5)歷年土地征收審批、劃撥和出讓等批準文件。

(6)互換土地的協議或土地調整文件、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村民會議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的材料、有關批準文件及不動產權屬證書。

(7)土地權屬爭議調解書、集體與集體、集體與國有之間土地爭議宗地情況。

(8)農民集體合并或撤銷、行政區劃調整等導致集體土地所有權、農民集體名稱或代碼發生變化的相關材料。

(9)最新行政區劃數據、高分辨率正射遙感影像圖等。

(10)最新國土變更調查成果。

(11)將“四荒地”、河流、灘涂、農民集體使用的國有土地錯誤登記為集體土地情況、林權登記情況等。

2.數據整理與分析

(1)整理已有電子數據、紙質資料。

(2)對已有集體土地所有權調查成果和登記成果進行全面整理分析,根據成果的齊全性、規范性和合法性進行分類,分別建立工作臺賬。

(3)對已調查登記成果,核實內容是否完整、空間數據是否缺失、圖屬是否一致,坐標系統是否統一采用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高程基準是否統一采用1985國家高程基準等,梳理需要更新完善的宗地,形成任務清單。

(4)分析各項數據利用情況

①上一輪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成果;

②土地征用(農轉用、土地供應材料)批準文件;

③互換土地協議或土地調整文件;

④最新行政區劃數據及調整相關材料;

⑤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成果;

⑥不動產登記成果;

⑦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清查成果;

⑧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成果;

⑨高分辨率遙感影像資料。

(二)補充調查工作

對未開展集體土地所有權調查的集體土地,先行開展地籍調查和數據建庫工作,同時按照程序依法開展首次登記和成果入庫。

(三)核實并更新集體土地所有權權屬界線

對已建成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數據庫的,根據《不動產登記數據庫標準》,經數據轉換、補充采集信息、數據整合關聯后,納入不動產登記數據庫。對于未建庫只有紙質資料的,完成登記成果數字化后納入不動產登記數據庫。

1.存量數據分析、轉換與入庫

對已收集的電子、紙質資料進行分析匯總。根據存量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成果,核對登記數據的現勢狀態并分類標注,建立集體土地所有權臺賬;核實內容是否完整、空間數據是否缺失、圖屬是否一致等,形成清單。

(1)登記簿冊數據處理

根據《不動產登記數據庫標準》解決存量數據與現行標準不一致、不統一、不完整等問題。做好非空間數據紙質信息錄入、補錄,數字化信息抽取轉換等工作,同時刪除錯誤冗余數據,對已有登記成果進行規范化、標準化處理,將數據內容與數據庫標準建立對應關系,補充完善關鍵數據缺失內容,如缺失權利類型、證件號等。

(2)數據清理

刪除錯誤、冗余數據。理清登記數據的現勢或歷史狀態。

(3)空間數據處理

對于只有紙質圖件的,在掃描數字化基礎上,利用已知控制點或高分辨率正射影像上同名地物點,糾正后進行數字化采集并入庫;完成矢量數據坐標轉換(地方坐標系統一轉換為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格式統一、拓撲檢查和處理后入庫。

(4)非空間數據處理

對于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成果未數字化的,應從紙質資料中獲取相關信息,逐宗進行信息錄入,經整合關聯后納入不動產登記數據庫。

(5)缺失數據采集

對登記信息中缺失信息的補錄,應通過查找登記資料進行補錄。登記簿信息缺失確實無法補錄的,用“/”代替。登記信息補錄要嚴格依據法定登記資料,不得隨意修改已有登記成果。存在錯誤的,須通過法定程序才能更正。暫時無法解決的,保持原有數據現狀,在備注中予以標注。

(6)數據整合關聯

①不動產單元代碼編制。統一按照《不動產單元設定與代碼編制規則》編制不動產單元代碼。

②其他字段補錄。補錄要素代碼、不動產類型、宗地特征碼、不動產單元狀態等信息。

③關聯關系重建。用不動產單元代碼建立空間信息和非空間信息、不動產和權利、不動產權利和登記過程關聯關系。

④數據一致性核對。充分核對已有登記數據、紙質資料,修正錯誤、查缺補漏。

⑤邏輯關系整理。通過業務號和不動產單元代碼等關鍵字段建立不動產登記的上下手邏輯關系。

⑥登記檔案資料整理檔案材料分為電子檔案和紙質檔案。將紙質檔案進行掃描電子化,并按照所屬鄉鎮和檔案宗地代碼整編。對紙質檔案內容缺失或填寫錯誤等問題制作匯總說明,并以宗地代碼、原地籍號、檔案號案卷號、權利人名稱等為主要內容建立地籍調查檔案核對登記清單,以此將登記簿和登記檔案進行關聯。

2.核實已登記的集體土地所有權土地權屬狀況

對集體土地所有權有關情況發生變化的,通過權利人申請、權屬更新調查和測繪、不動產系統登記,完成成果更新。

(四)權屬調查與核實

結合已有成果資料,核實土地權屬狀況,區分申請登記的6種變化情形,按照《技術指南》,依據權調指界或權調資料,調整確定集體土地所有權界線。導致變化的法定文件(如土地征收批準文件)中已有明確界址坐標的,不再開展權屬指界和不動產測繪。

采用內業核實和外業調查相結合的方法開展權屬調查,查清集體土地所有權的權屬、界址、坐落、四至狀況,設定不動產單元,編制不動產單元代碼,確保集體土地所有權的權屬清楚、界址清晰、空間相對位置關系明確。

(五)飛地調查

區級行政區域內跨鄉鎮、村飛地,由飛出地進行情況排摸,形成飛出的清單,配合飛入地開展權屬調查,避免飛出到其他行政區的集體土地產生遺漏和錯誤。

(六)更新確權登記成果

1.地籍區、地籍子區成果更新

地籍區、地籍子區數據是宗地劃分和不動產單元編碼的基礎,結合行政區劃調整、鄉村撤并等實際,對現有地籍區、地籍子區劃定成果進行更新,確保我區行政轄區范圍內地籍區、地籍子區不重不漏,并及時向省廳匯交。

2.集體土地所有權登記成果更新

核實已登記的集體土地所有權土地權屬狀況,梳理、確定需更新的集體土地所有權權屬界線,根據自然資源部關于《加快完成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成果更新匯交的通知》(自然資發﹝2022﹞19號)所列的變化情況,對集體土地所有權有關情況發生變化的或經核實有錯誤的,通過不動產登記系統開展統一集中更新成果。

(1)已登記的集體土地所有權發生變化的,根據需要補充地籍調查,通過不動產登記系統,集中辦理相應登記業務。

(2)因征收導致全部或部分集體土地所有權消滅的,由區自然資源局依據土地征收批準文件等,報請區人民政府出具囑托文件,不動產登記機構采取依囑托方式統一辦理注銷或變更登記

(3)農民集體因互換、土地調整等原因導致集體土地所有權轉移的,由鄉鎮人民政府統一組織有關農民集體申請辦理轉移登記等登記業務,不動產登記機構按規定開展登記審核和登簿發證。

(4)因農民集體合并或撤銷、行政區劃調整導致集體土地所有權、農民集體名稱或代碼發生變化的,由鄉鎮人民政府統一組織有關農民集體申請辦理相關登記。涉及集體土地所有權發生轉移的,不動產登記機構按規定辦理轉移登記;不涉及集體土地所有權轉移的,辦理變更登記。

(5)因采用底圖不同、測繪精度不同或坐標轉換等原因,造成集體土地與國有土地、其他集體土地存在交叉重疊或縫隙,經核實不存在權屬爭議且界址無變化的,遵循“低精度服從高精度”原則,按照《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八十一條有關規定辦理更正登記;因技術精度等原因導致登記簿記載錯誤,經核實不存在權屬爭議的,辦理更正登記。

(6)對于存在土地權屬糾紛的集體土地,力爭調處到位,確實無法調處的,明確工作界限,在不動產登記數據庫中予以注明。對完成權屬爭議調處或只調查未登記的集體土地,按要求開展首次登記。對已登記的集體土地所有權登記成果發生變化或經核實有誤的,利用不動產登記系統,區分不同情形統一集中更新。利用更新后的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成果及權屬爭議宗地信息,根據地籍圖編制相關要求,生成集體土地所有權地籍圖。

3.權屬審核與登記

不動產登記中心按照《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實施細則》,區分具體情形,在程序合法、工作規范、地籍調查與權屬來源材料合法有效情況下,逐宗審核,進行公告,完成確權登記,確保成果準確。

(七)成果質量檢查

更新完成的登記數據成果采用“區級自檢、市級檢查、省級抽查”三級檢查制度。區自然資源局根據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成果更新工作要求進行全面自檢,組織本次更新匯交成果的質檢工作,負責本轄區成果自查工作,出具平城區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更新成果驗收報告和質量檢查報告。

(八)數據成果匯交

導出平城區數據,采用質檢軟件完成質檢后,離線匯交至山西省自然資源廳。同時做好數據導出與后續日常增量接入時點的對接。數據組織結構和命名規則等要求具體參照《不動產登記存量數據成果匯交規范(2021修訂版)》,匯交成果應包括紙質版加蓋平城區自然資源局公章的報送公文1份和匯交資料清單2份、電子成果數據1份。

八、時間安排

(一)前期準備階段(2023年5月底前)

1.印發工作方案,明確職責分工,落實工作經費。

2.資料收集。按職責分工全面收集集體土地所有權有關資料的電子數據和紙質資料。

(二)實施階段(2023年10月底前)

按照《不動產登記數據庫標準》等技術規范的要求,對已有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成果進行整理、對權屬界線發生變化的范圍補充開展地籍調查、質量檢查和更新入庫;對未開展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的土地,進行地籍調查,資料收集和數據入庫。

(三)結果完善及上報階段(2023年11月底前)

2023年10月31日前,完成區級自檢和市級驗收,匯交到省廳。11月底前完成省級檢查,成果按要求匯交自然資源部。

(四)健全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成果更新和應用機制

采取“日常+定期”模式,做好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成果更新,保持成果現勢性。2024年起,結合國土變更調查,定期開展集體土地所有權日常更新和應用機制,并做好成果應用工作。

九、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街道辦事處和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建立聯動協調機制,充分調動村(社區)的積極性,全力主動配合登記成果更新工作,確保登記成果更新取得實效。

(二)保障工作經費。區自然資源局要提前做好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成果更新匯交工作的經費預算,區財政局要做好經費保障,確保工作順利開展。

(三)強化組織實施。區自然資源局是集體土地所有權更新匯交的職能部門,負責做好地籍調查、權屬爭議調查、確權登記及業務指導等具體工作,制定實施方案,周密組織實施,強化質量控制;各街道辦事處要結合當地實際,主動開展摸底調查、權屬爭議調處、申請登記,平穩有序按時推進更新工作。區農業農村、財政、民政、水務、林業、交通等部門要積極配合、主動參與相關工作。

(四)強化督促落實。區自然資源局要加強業務指導,加大督促力度,積極推進工作落地落實。

(五)強化宣傳引導。通過新聞媒體等各種宣傳媒介,多渠道宣傳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相關政策、典型經驗和工作成效,充分調動集體組織積極性,營造良好工作環境。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99精品欧美一区二区蜜桃,亚洲色欲色欲综合网站sw0060,亚洲第一国产视频大全,亚洲综合人成网免费视频
亚洲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日韩欧美视频一区二三区在线观看免费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不卡 | 在线a免费线上看 | 日本少妇中文喷潮手机在线 |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