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信息分類: 省政府要聞
發布機構:
發布日期: 2025-10-31 14:57
標題: 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書寫鄉村全面振興新答卷——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在全省黨員干部群眾中引發熱烈反響
文號:
時效:

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書寫鄉村全面振興新答卷——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在全省黨員干部群眾中引發熱烈反響

發布時間:2025-10-31 14:57 來源:山西日報
| | | |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為新時代“三農”工作擘畫宏偉藍圖,明確提出,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發出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動員令。連日來,全會精神在我省農業農村系統黨員干部群眾中引發熱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將把全會精神轉化為推動工作的強大動力,以實際行動為三晉大地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貢獻力量。

錨定“重中之重”

繪就“三農”發展新圖景

“會議公報中,將‘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置于突出位置,讓我們倍感振奮、干勁十足。”省農業農村廳辦公室副主任韓斌表示,全省農業農村系統將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聚焦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三大目標,在三方面持續發力,一是深耕特優農業,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通過“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建集群、樹品牌”,推動農業向現代化大產業轉型;二是建設和美鄉村,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全面提升鄉村產業發展、建設推進、治理優化水平,打造優質鄉村生活空間;三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底線,加力做好監測幫扶、產業幫扶、就業幫扶、政策幫扶,讓農民腰包越來越鼓。

全會提出,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推動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加快建設農業強國。運城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張建軍表示,將把貫徹落實全會精神與當地實際緊密結合,以“四個農業”為引領,打破城鄉二元結構,讓產業“活”起來、鄉村“美”起來。一方面將壯大農業產業,依托現有農產品加工企業和龍頭企業,深化區域公用品牌建設,提升產業附加值,帶動城鄉要素有序流動;另一方面,將推進和美鄉村建設,完成村莊規劃編制,整治農村人居環境,完善垃圾收運、污水治理等基礎設施,補齊農村公共服務短板,同時守牢耕地保護、防返貧底線,讓農民共享發展成果。

在基層一線,駐村工作隊隊員以實干踐行全會精神。山西財經大學駐武鄉縣故城鎮南溝村工作隊隊員馮艷麗表示,南溝村以農產品種植為主,一直以來,工作隊不僅著力幫助村民解決農產品銷售難題,還利用休息時間拍攝短視頻宣傳村里的特色農產品,相關內容全網瀏覽量達到上億次。下一步,將繼續當好政策“宣傳員”和群眾“服務員”,用精準幫扶筑牢鄉村全面振興根基。

聚焦現代化目標

激活農業農村新動能

“全會對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部署,為我們指明了前進方向。”翼城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孔祥龍表示,將圍繞“城鄉融合”與“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目標,堅持“特”“優”戰略,推進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及八大園區建設。在農業發展上,推動農業生產托管擴大規模、延伸鏈條、優化服務,叫響“翼城托管品牌”;在農村改革上,穩妥推進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試點與宅基地改革試點,提升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實施效能;在鄉村建設上,學用“千萬工程”經驗,按照“規劃引領、產業突出、資源整合、連片發展”思路,加快西石橋等片區及南梁革命老區和美鄉村建設,繪就鄉村全面振興新畫卷。

我省旱地占比高、干旱災害頻發,如何破解這一制約農業發展的難題?山西農業大學山西有機旱作農業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任志強給出了答案。“全會提出要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質量效益,為有機旱作農業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來,他帶領團隊成員研發的“一免五增”有機旱作集成技術體系(即播前免整地,增墑、增養、增密、增綠、增重),有效解決了干旱地區農作物出苗率低、大小苗現象普遍、產量不穩定等“卡脖子”問題。目前,團隊正在有關部門的支持下,聯合各地政府組建“縣鄉技術員+村級種植大戶”金字塔式技術推廣隊伍,推動旱地農業從“量”的保障轉向“質”的提升,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筑牢根基。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明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這讓農業企業家備受鼓舞。山西老傳統紅辣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三亮深感責任重大:“農業企業是推動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力量,提升農業綜合競爭力,對于企業來說就是要抓牢生產能力與質量效益的提升。”他表示,企業將從兩方面響應全會精神,一方面聯合科研機構改良辣椒品種,推廣綠色種植技術,從源頭提升辣椒產能與品質;另一方面通過“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帶動周邊農戶增收,把小辣椒做成現代化大產業,以科技賦能、品牌增效,助力提升農業綜合競爭力。

發力“五大振興”

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學習全會精神,關鍵要落到實處。”長治市農業農村局局長郭紅亮表示,全局已將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決策部署上來,重點在三方面推動鄉村全面振興,一是要繼續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保障糧食安全的基礎上,做強“潞黨參”“沁州黃小米”等特優產業;二是要著力提升農業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強化科技賦能,補齊農機裝備短板,推進智慧農業場景應用,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三是要大力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培育鄉村旅游、農村電商等新業態,深化農村改革,盤活農村資源要素,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人才是必不可少的“第一資源”。平定縣岔口鄉甘泉井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劉建平摸索出一套引才、育才、留才的“妙招”。“自己人辦自己事,才能接地氣、見實效。”劉建平說,村里一方面培育“田秀才”“土專家”,讓種糧能手、養殖大戶帶徒弟、傳技術,解決農業技術推廣“最后一公里”問題;另一方面推進“村聯企、村聯校”合作,村里提供實踐基地,企業和學校提供專業人才,形成“鄉村育人才、人才興鄉村”的雙贏格局;同時推行“人才+合作社+土地流轉”模式,鼓勵人才以技術入股,形成“人才帶產業、產業活土地、土地引資金、資金育人才”的良性循環。

全會精神在古縣基層干部群眾中引發強烈共鳴,尤其為農業農村領域工作注入強勁動力。古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劉垚說:“全會指出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這就要求我們除抓好產業振興和人才振興之外,還要抓好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在文化振興上,古縣將聚焦“文化傳承+民俗活化”,推進太岳革命老區紅色資源保護性修繕,在紅色旅游專線和三合農林文旅康示范帶設立“非遺工坊”,激活鄉村文化活力;在生態振興上,繼續學用“千萬工程”經驗,推廣生態種養循環模式,深化農村人居環境“五清一改”行動,分批次創建精品示范村和提檔升級村,讓綠水青山更好惠及百姓;在組織振興上,要強化黨建引領,推廣“跨村聯建”“村企共建”模式,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完善積分制、清單制鄉村治理方式,通過“村民夜話”“庭院議事”等形式傾聽民意,讓基層黨組織成為鄉村發展的主心骨。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奮蹄。我省廣大干部群眾正以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引,扎根“三農”一線,真抓實干、久久為功,奮力譜寫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山西篇章。(李全宏 王秀娟 張麗媛 高樺 郭慧聰 尚晨)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相關解讀
相關政策
相關稿件
99精品欧美一区二区蜜桃,亚洲色欲色欲综合网站sw0060,亚洲第一国产视频大全,亚洲综合人成网免费视频
亚州αv久久久噜噜噜噜 | 亚洲一级黄不卡在线播放放 |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 | 在线观看国产高潮视频 | 最新久久精品免费视频 | 中文字幕第一区第二区 |